司母戊鼎的发掘历程如何?

2024-10-03 0

司母戊鼎是中国商代晚期青铜器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古代青铜器。它的发现过程充满了偶然性和科学探索的精神。

1937年春天,河南安阳武官村的村民吴希增在村北的一个小山坡上挖药时,意外地掘出了一只巨大的铜锈斑斑的鼎耳。他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件重要的文物,于是将其带回家中收藏。不久后,这个消息传到了北京故宫博物院著名的金石学家罗振玉和王国维那里。他们听闻此事后立即前往考察,初步判断这可能是商代的遗物。但由于抗日战争的爆发,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工作被迫中断。

直到1938年初,原国民政府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派董作宾等人再次来到安阳进行考古挖掘。他们在吴希增最初发现鼎耳的地方进行了系统的勘探,终于发现了埋藏在地下的巨大青铜器——司母戊鼎。由于当时正值战乱时期,发掘工作非常艰难,但董作宾和他的团队克服了重重困难,成功地将这件重达800多公斤的国宝出土。

司母戊鼎的出土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它的高度为1.33米,口径长近2米,重约450千克(也有学者认为可能达到800-900千克),其规模之大令人叹为观止。鼎身四周有双兽首衔环耳,四足粗壮有力,形制雄伟庄严。鼎腹内有“司母戊”三字铭文,因此得名“司母戊鼎”。这三个字不仅揭示了鼎的主人的身份,也为研究商代的礼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然而,司母戊鼎的发掘并没有就此结束。随着日本侵略军的逼近,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历史遗产免遭劫掠破坏,1939年3月,当地村民自发组织起来,将已经暴露出来的司母戊鼎重新掩埋回地下。此后几十年间,关于司母戊鼎的消息一直不为人所知。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1956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开始对安阳殷墟进行大规模发掘,才最终找到了被重新埋藏起来的司母戊鼎。经过多次周密的清理和修复工作,司母戊鼎得以重见天日,并于1959年被移至新建的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成为该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司母戊鼎的两次发掘经历反映了中华民族在战争年代保护文化遗产的不懈努力,也展示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深厚底蕴。今天,当我们站在国博的大厅里,凝视着这座宏伟壮观的青铜巨鼎时,不仅能感受到古代工匠精湛的技艺和高超的艺术造诣,更能体会到先民们对于祭祀礼仪和社会秩序的重视与追求。作为一件具有极高历史文化价值的艺术珍品,司母戊鼎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文明的瑰宝。

相关文章

司母戊鼎的发掘历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