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战的硝烟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经历了一段短暂的春天。这个时期的到来并非偶然,它是由多重因素交织而成的结果。首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得西方列强无暇东顾,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和控制。这为中国的民族资本家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其次,战争对物资的需求急剧上升,特别是军火和战略物资的生产需求,这些产品在中国市场上供不应求,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商机。同时,为了满足这种需求,政府放宽了对外国投资的限制,鼓励国内企业投资生产,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再者,随着战争的深入,国际贸易路线受到干扰,进口商品的价格上涨,而出口却受阻,这促使国内的替代品市场迅速扩大,给民族工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此外,为了支持战争,各国纷纷实行保护主义政策,对中国产品的关税壁垒有所降低或取消,这有利于中国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最后,由于战争带来的不安定局面,许多外国投资者将资金撤出中国市场,转投到更为安全的领域,这也给了本土企业家更多的机会来填补空缺的市场份额。综上所述,一战期间的特殊环境和政策变化,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创造了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从而促成了这一段“春天”的到来。然而,随着战后西方列强的卷土重来,这些有利条件逐渐消失,中国的民族工业又重新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压力和外部压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