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一时期的开放格局不仅在广度和深度上有了显著提升,而且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这一变化的历史背景和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20世纪90年代的国际环境为中国对外开放提供了新的机遇。冷战结束,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形势总体上趋向缓和,多极化趋势增强。这一时期,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跨国公司迅速扩张,国际贸易和投资规模空前扩大。这些都为中国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创造了条件。
其次,中国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也为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提供了内生动力。90年代初,中国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逐步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这一时期,国有企业改革、价格体系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相继实施,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对外开放提供了更加坚实的经济基础。
第三,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谈判在这一时期取得重要进展,并最终在2001年成功加入。WTO的加入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在更大范围内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同时也承担了更多的国际责任和义务。这一事件对中国的经济体制、法律体系、市场规则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国际化进程。
在90年代中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的特点方面,有几个显著的表现:
一是开放领域不断扩大。从最初的对外贸易、利用外资等领域,扩大到金融、保险、电信、旅游等服务行业,以及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
二是开放区域从沿海向内地逐步延伸。继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之后,开放政策逐渐向中西部地区推进,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
三是开放方式更加多样化。除了传统的贸易和外资引进外,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对外投资、国际工程承包、对外劳务合作等成为新的开放方式。
四是开放战略更加注重平衡发展。在继续扩大开放的同时,中国更加注重出口与进口的平衡、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的平衡,以及开放地区发展的平衡,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是在国际环境变化、国内经济体制改革深化以及中国加入WTO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这一时期的对外开放不仅在广度和深度上有了新的拓展,而且在开放方式和战略上呈现出多样化和平衡发展的特点,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